第(1/3)页 晚清龚自珍的这一首《己亥杂诗》,算是明清诸多诗作中流传后世最有名的之一,也是黄鸣少有能背出来的唐宋之外的诗作。 当然,他能想起此诗,还得多谢嘉靖的话语提醒,要不是那一句“不拘是什么诗,只要能切合人才之说”,他也记不起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来。 而随着他吟出此诗,嘉靖和群臣的脸色都有所变化,大家都是识货的,自然就能品出此诗的妙处来。尤其是其中忧国忧民的心情,更叫人刮目相看。 不过很快的,就有人觉察出有些不对了,此诗是否应景且不提,可其中意思似乎是在指摘当今人才凋零啊。 嘉靖也迅速反应过来,略皱起眉来看着黄鸣:“黄鸣,你这诗固然切题,但所言却未必在理。我大明国运昌隆,人才鼎盛,何来万马齐喑之说啊?” 其他臣子也都深以为然地点头,这诗纵然不错,但终究言之无理。 黄鸣忙又躬身行礼:“回陛下,臣这一诗也是一时情急而作,但绝无半点毁谤朝廷之意。 “不过,臣所说的万马齐喑并不是指的我朝中再无人才,恰相反,无论是眼下的诸位大人,还是其他身居要位或督抚地方的大人,那都是我大明之栋梁。 “臣这几句的要点只在最后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上,因为无论是诸位大人也好,还是其他不在场的大人,大家都是由科举正途而来,这人才只出自一孔,终究有所不足。 “还望陛下明鉴,臣之所以有此感慨,也是希望我朝能让天下人才以更多方式入朝,为国效力。是为不拘一格!” 这找补的一番话说完,黄鸣只觉自己后背都有些湿了。 实在是背诗一时爽,找补火葬场啊,得亏是圆回来了。 嘉靖若有所思,显然是想起了当日黄鸣向自己建言的那番话,除了科举正途外,朝中还需要一股全新的力量。 自己也正是接受了这一建议,才会有今日的贡试。 只是几百年下来的惯性,就是贡试,也多是和科举紧密相关者参加考试,或许也就眼前的黄鸣最是特殊了。 想到这一层,嘉靖便有了主意,笑道:“罢了,你也是心向朝廷才会做出这有些不合时宜的诗来。不过诗是好诗,也算与人才之题相切合,朕自然不能食言。 “杨阁老,毛爱卿,你们以为呢?” 第(1/3)页